挂断电话,沈照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触觉敏锐。虽然她做这些事没有任何遮掩,可是能这么快抽丝剥茧找出关键不说,还敢于有样学样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实何止是便利店广告,就连帮忙做点心的国营饭店负责人也找到了庄明辉。
“你说说这事干得,主要是这边我也不好拒绝。能不能帮忙和沈同志说说,到时候这份收益也算她一半。”
就算庄明辉觉得这事问题不大也不肯替沈照做决定,只说先去帮忙问问有消息了再联系。
和PD集团的签约完成,按照约定上桥村的茶叶不再接受其他外商的订单。之前她在东方宾馆撒下的那块饵料也有了反应。有人打电话到沈照所在的宾馆,听说已经和人签下独家合约还觉得有些可惜。反而是东方宾馆那边听她上桥茶厂的花茶短期内只销国内反而来了兴趣,负责人开玩笑:“沈同志,咱们宾馆想再订些这种茶包不知道你那边愿意不愿意接啊?”
沈照当然是来者不拒,要知道她之所以要把出口订单转包就是想把企业重心放在国内市场。现在不论是Lipton还是别的袋泡茶厂商都还没来得及瓜分华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她正好可以抢占先机。
当然袋泡茶国内也不是没有,只是国人喝茶几千年,有些习惯早就根深蒂固。袋泡茶在国人眼里不入流,虽然有些可取之处但大家并不热衷。可如果这种茶热销国外呢?会不会让人对袋泡茶改变看法?
答应和PD合作,沈照打的就是用海外市场的热度来拉升内需热情。也是因为有这个打算她才会孤注一掷推了其他外贸订单,把重宝全押在PD的新品牌上。只是希望她的甲方爸爸不要让她失望才好,不过她也不是那种把所有希望都寄于他人的人。东方宾馆的订单不但要做,她还要好好做。国内有能力招待外宾的宾馆只会越来越多,那也意味着她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广阔。
没了茶叶需要推销,沈照在展会的工作重心全放在了纺织厂上。本来莫局长还以为她会跟着上桥村的人一起回去,毕竟现在茶厂建设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可沈照却不以为然:“承平叔和另一个合伙人都在呢,这种事我不回去也问题不大。”
倒不是她盲目信任,而是事有分工。至于能不能做好,人都是从不会到会的。
不用再推销茶叶,沈照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厂的纺织品上。她还是像先前那样拿上样品本出门找人推荐。她口语说得溜,行事大方不卑不亢,就算很多人无意购买布料还是会被她邀请进展厅坐坐。茶点依旧会提供,大家要是问起只说上桥的茶品只在国内供应并不出口。大家都觉得可惜,上桥的花茶口味独特入口微苦回甘,喝完唇齿留香。见这些人对茶叶有兴趣沈照干脆向他们推荐起了江州展厅另外两种茶叶,虽然最后成单少但好歹也还是签了几份约。
定县纺织厂的产品对上其他厂家竞争力不明显,即便是沈照卖力推销也只签几份意向合同。倒是沈照的袋泡花茶用的无纺布,借着要统一装配标准的名义把所有的订单都给了定县纺织厂。
沈照的努力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就连王浩都打趣庄明辉说他这个学生就是做贸易的好料子,看有没有兴趣来给他做事。
沈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对体制内的工作没什么兴趣。之后这几十年可是华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期,不抓住机会好好搞钱简直都对不住自己。她倒是对国营饭店的生意很有想法,表示可以签长期合同。赚到的钱也不用五五分成,三七就好。毕竟这些点心真做起来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他们真要自己偷偷做来卖沈照其实也拿他们没办法。
两边一拍即合,从此展会上各大展厅都开始供应茶点。为了这单生意,沈照还趁着休息去和国营饭店的点心师傅又研发了几款适合西方人口味的小点心。展会的签约数量有没有提高不知道,但所有来也算得上是宾至如归。
日子就在这种忙忙碌碌的气氛中过去了,在展会结束的前一天定县纺织厂也终于签到一张大的出口订单。
这张三十万美金的单子是先前跟沈照相谈甚欢的Jano夫妇签下的,“虽然其它家的价位和品质和你们工厂产品差不多,但是我的妻子觉得你是个很有趣很值得合作的人,所以我们还是决定把订单交给你。”
沈照本来对这单生意早就不抱希望,没想到还迎来了意外之喜。Linda对华国文化很感兴趣,沈照就和她约定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去江州玩。两个人聊得兴起,还彼此留了联系方式。
展会结束的之前,沈照本来想请庄明辉一起吃顿饭。上次回去和阿妈聊起在火车上的相遇,沈周氏唏嘘不已,直说要是老头子还在,肯定会很高兴。
可惜庄明辉厂子里突然有事,还不等展会结束早早就回去了。
这次展会定县的成绩不错,主要是茶厂的订单太出人意料,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莫局长向上汇报的时候重点说了沈照卖茶叶的事,他是管县里招商引资常年同各种厂商打交道的像小沈干事这样卖东西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第一百二十八章 押重宝(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